資訊中心
鑄課堂魂,圓講師夢——《鑄課成師》講師訓練營圓滿成功
發布時間:2019-03-20 17:12:30
新時期的市場競爭激烈,最激烈的競爭莫過于人才之間的競爭。人才競爭實質上就是學習能力和組織能力的競爭,要求一個組織的學習速度與自創未來能力要比自己的競爭對手更強大,處于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來說,這種組織學習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動力源。
古人云 “得人者昌,用人者興,育人者遠”。
育人者遠,意味著人才培養是企業重點是企業長遠發展的保證,但實際企業考慮到成本和實際運作,大多數企業會選擇自己內部培訓,選擇一些行業經驗豐富,對企業文化了解的老員工作為內部培訓師。而對于從一個實際的執行者操作者轉換成為企業培育人才傳道解惑的內訓師。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又將如何開展培訓呢?
2019年3月15日至3月16日,由南京易加銘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南京領航人才開發有限公司和南京萬優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鑄課成師》講師訓練營。
本次課程特邀袁廣全老師為大家傾情授課。袁廣全老師專注于人力資源及組織學習發展領域,擁有多年企業工作背景,資深實戰派講師顧問。尤其對組織人力資源建設及學習系統建設擁有豐富的實操經驗,常年組織大型交流學習活動,在企業人力資源與培訓管理圈擁有良好的服務口碑。
培訓目的
使學員的知識、技能與態度明顯提高與改善,由此提高企業效益獲得競爭優勢,有效地助推企業成長。
培訓內容
培訓一定要有效果
培訓的目的是幫助學員解決實際問題,縮短表現差距,彌補需求缺口,因此只有有效的訓練才能助推企業成長,而對于企業對于學員來說,有效也就是意味著績效的提高。一場培訓的效果按照柯式四級評估可分為四個層次:課上有反應(反應層)、事后有記憶(學習層)、行為有改善(行為層)、績效有提升(績效層)。作為一名培訓師的職責首先要講清楚,然后讓學員聽明白、記得住、做得到。
效果必定精心設計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當一個培訓師站上講臺,拿起話筒,若想達到“講清楚,聽明白、記得住、做得到”的效果,必定是需要花費很大一番功夫的。所以說精彩是準備出來的,效果是設計出來的。袁老師詳細講解了訓練課程推進模型和標準課程單元講解模型。其中訓練課程推進模型分為開場、鋪墊、單元講解、過渡和收場這5個部分,標準課程單元講解包含導入(龍首)、綱要(豬肚)、演繹(虎背)、資源(豹腰)、收結(鳳尾)這5個模塊。這兩個模型幫助我們理解了一場培訓應該講什么、怎么講。
內容形式相輔相成
培訓的效果在于學員對內容的掌握,如果說一次課堂上培訓師講得繪聲繪色,學員也聽得津津有味,那這次培訓的效果一定會好嗎?答案是:不一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培訓沒有內容就相當于煮米飯沒有米,即使講得天花亂墜,那也只是流于形式。如果煮米飯只有米沒有水能行嗎?顯然是不行的,形式就好比煮米飯用的水。如果有煮米飯的經驗,你一定知道,米多水少,煮出來的米飯是夾生的,這樣的米飯是難以下咽的,相反,米少水多,煮出來的是稀飯,稀飯幾乎不用咀嚼,當時有飽腹之感,但不抗餓,并不能給予足夠的能量。
回顧環節不可或缺
內容和形式都有了,學員是否就真的能記得住呢?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信息輸入大腦后,遺忘也就隨之開始了。遺忘率隨時間的流逝而先快后慢,特別是在剛剛識記的短時間里,遺忘最快。培訓的過程中,就好比刷油漆的過程,如何刷油漆才能使油漆刷出來效果好呢?關鍵的一點:回刷。在培訓里也就是回顧?;仡檸椭鷮W員記住培訓的內容,只有記得住,才有可能做得到。所謂培訓,實際上就是闡述一個觀點又或者解釋一個原理、告知一種方法、說明一個流程、統一一個標準、講明一個規則......看似簡單直接,其實不然。在課堂中需要培訓師具備多種能力:感召力、洞察力、挑戰力、創新力、變通力,以及表達力,缺一不可。因此也有人把培訓師分為三個等級:能工、巧匠、明師。
培訓總結
為了企業績效,企業內訓師要肩負起企業培訓和知識傳遞的責任。而內訓師的技能只有在不停學習和實踐過程中,一點一滴積累,一點一點的改善、總結,內訓師才能在這條道路上獲得長久的進步和提升。